近年来,反渗透膜在家用净水器、海水淡化、工业水处理等领域的需求保持强劲增长。近年来新材料行业以及膜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当前全世界对于海水淡化重视以及环保压力的驱动下,市场对反渗透膜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全球反渗透膜市场仍将继续扩张。
中国是当前最大的反渗透膜消费国家,消费量占全球反渗透膜消费量的比例为26%;其次是东亚地区,反渗透膜消费占比达到了20%;欧洲、北美和南美分别占比为13%、13%、9%。
但是当前全球反渗透膜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为国际知名膜制造商,膜材料长期被国外企业“卡住脖子”,因此反渗透膜技术也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反渗透膜目前广泛运用于市场工业用水、食品与饮料、制药、催化剂与化学加工、电力、市政用水与海水淡化、采矿与湿法冶金、家用与商用水净化处理。
在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淡水需求在未来几十年呈增长趋势,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淡水的供需矛盾,制约了各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而解决淡水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方案,就是海水淡化。据统计,自2010年至2019年底,全球已安装的海水淡化容量 以每年约7%的速度稳步增长,高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特大型工厂数量虽然很少,但是容量却占到了全球海水淡化总容量的一大部分。对于过去未真正开展海水淡化技术的地区,其海水淡化容量亦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这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欧洲和非洲国家。
从国内来说,水资源禀赋比较缺乏,沿海11个省创造了50-60%的国内生产总值,水资源仅占全国的不到1/3。沿海55个地级以上为缺水城市,12个海岛县全部为缺水县,水资源成为重要的瓶颈制约。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长李琳梅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海水淡化技术创新的提案,旨在加大海水淡化技术创新投入力度,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海水淡化技术创新跨越,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沿海水资源安全,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提案指出,“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为此,李琳梅建议,设立专项支持攻关,突破海水淡化“卡脖子”技术,要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专项中给予海水淡化明确的位置,保证研发资金投入,组织优势单位联合攻关,突破反渗透膜、海水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卡脖子”技术,实现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降低制水成本。支持海水淡化基础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培育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对标国际前沿,引领行业发展。
最近几年国内企业通过产、学、研,在反渗透膜技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不乏实现弯道超车的膜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其全资子公司时代沃顿,已经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复合反渗透膜规模化生产企业。时代沃顿已掌握国内复合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及其元件制造的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设计产能高达3000万平方米,具备强大的系统设计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应用技术支持服务,是全球知名的卷式分离膜制造商之一。
作为国内反渗透膜行业领军企业,时代沃顿率先推出了新型膜片抗氧化技术,攻克了脱盐层耐氧化差的难题;近年自主研发了特种分离膜,并成功推出热消毒膜、耐酸碱膜、高压纳滤膜等新品,打破了长期进口垄断的局面。时代沃顿通过多年的技术科研攻关和积累,自主研发的高自动化膜生产线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在全自动卷膜工艺、智能化装备加持下,公司生产效率、产品性能及稳定性持续提升,产品品类齐全,品质位居全球行业前列。
目前,时代沃顿的反渗透膜产品已获得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通过了美国NSF/ANSI 58、NSF/ANSI 61认证,产品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设有多个服务站点,在印度、东南亚、中东地区、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广泛应用于饮用纯水、食品饮料、医疗制药、市政供水处理、工业用高纯水、锅炉补给水、海水淡化、电子行业超纯水、废水处理与回用及物料浓缩提纯等行业,行业内已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根据中国膜工业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时代沃顿在我国八寸反渗透膜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1%,在国内品牌中排名首位,是少数能与跨国巨头匹敌的公司之一,其产品的产水量及标准脱盐率等关键指标均位于行业前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