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法制 >

云天化集团在“绿水青山论坛·滇池大会” 作主旨演讲 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绿色发展”贡献云天化经验

2023-06-21 20:25:27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6月16日,在昆明举行的“绿水青山论坛·滇池大会”上,云天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以“以绿色发展 致美好生活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产业集团”为主题作主旨演讲。


(资料图片)

张文学指出,云天化自“十三五”以来,聚焦“肥料及现代农业、玻纤及复合材料、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三大主业,秉持“以绿色发展、致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产业集团”的企业愿景,把新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产业升级、发展转型全过程,围绕“绿色原料、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治理”,通过创新实践“加减乘除”绿色发展模式,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推进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

资源扩容增值“做加法”。通过“资源挖潜扩容”和“采后复垦增值”双轮驱动,推动“绿色矿山”颜值与价值双赢。

一是在资源高效利用上,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推动用矿品位逐年降低,带动磷矿可用量大幅增加,累计可盘活云天化中低品位磷矿4.23亿吨,带动盘活云南省中低品位磷矿17.16亿吨,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价值。二是在采后复垦增值上,按照“复垦速度大于开采速度”原则,实施采矿复垦一体化工程,累计投入超过13亿元,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7座,复垦植被超过5万亩,可复垦植被率大于95%,复垦后,建设花卉基地1000亩,远期可实现年均产值约1亿元。

生产减碳降耗“做减法”。推动全程低碳、低耗、低污染生产制造,挖掘“绿色工厂”新潜力,打造竞争新优势。

一是源头抓好绿色原料。推动设立绿色原料采购指标系统、原料及产品物质识别分析系统,从源头做好控制。二是稳步提升过程降耗管理。其中化肥、玻纤、聚甲醛等产品的能源消耗、成本费用和各项环保指标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黄磷、磷酸一铵/二铵等产品连续多年荣获“全国能效领跑者”称号。2022年,云天化集团万元产值能耗相比2012年下降9.05%,相当于节约32万吨标准煤、减排84万吨二氧化碳。三是以超低超净排放为新标准,推动低碳发展。投入超过2亿元,推动装置烟气脱白技改升级、完成主要氮肥企业废水零排放等项目。目前,云天化共创建绿色工厂19个,实现了“用地集约化、消耗最低化、污染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废物资源化”发展目标,进一步夯实了绿色竞争新优势。

产品标准辐射“做乘法”。通过“绿色产品”“绿色标准”体系,带动产业链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乘数辐射效应。

一是通过“绿色产品”带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云天化集团创建绿色产品109个,其中国家级73个。以肥料为例,云天化每年向市场提供1200万吨化肥产品,服务全国5亿亩耕地,持续推动肥料绿色转型,推广科学精准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保障土壤健康,致力解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用肥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二是在绿色标准辐射上,牵头或参与制定工信部等发布的行业标准5项以上。三是通过科技小院带动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革新。云天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共创建34个科技小院,培育“三农”队伍高效绿色生产,帮助农户。

生态修复源头“做除法”。发挥高标准设施农业杠杆效应,从源头根除面源污染,破解农业发展与环境治理难题。

云天化主动融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可复制、可示范、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新途径、新模式。一是通过设施农业推动滇池治理。云天化千亩级高标准智能设施农业“云花”产业示范园,通过水肥循环利用、基质栽培、智能控制等现代化手段,成为绿色复垦到产业复垦的典型案例,助力破解滇池流域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难题,为滇池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示范。二是探索绿色生态修复新模式。拓展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链、产品群,深入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实践,已实施的云龙矿坑生态修复项目成为全国磷石膏用于生态修复的典型。积极参与高原湖泊内源污染治理,聚焦磷石膏与湖泊湖底腐殖质协同处置资源化研究与示范,推动土壤改良、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湖泊内源污染、土地石漠化“双治理”“双修复”。

张文学表示,两山理念引领着云天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云天化人是两山理念的参与者、践行者、贡献者、受益者。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云天化集团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重要遵循,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把云天化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绿美国企新典范。

在下午的三场分论坛中,云天化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和兴就“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云南样板”主题进行分享,讲述了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云天化故事。

本届“绿水青山论坛·滇池大会”还组织了“生态中国行”系列活动,多家媒体实地走访云天化,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具体成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