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评 >

天天视讯!“科创38条”赋能打造“创新活力阳新”

2023-04-17 03:21:11 来源:东方资讯

投资2亿元建科创中心,打造10个重点科创平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创38条”赋能打造“创新活力阳新”

□ 本报记者 贺介飞

首次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以上企业,给予60万元奖励,首次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以下企业给予40万元奖励;对获评为省级百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近日,阳新县召开县创新促进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阳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这些政策共计38条,也被称之为阳新“科创38条”。

投资2亿元建一个科创中心,打造10个重点科创平台。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引领高质量发展,阳新以建设省级创新型县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拓展科创“三维空间”,着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县”。

“三维空间”之长

“其实从2021年以来,我们酝酿了很久,今年重磅推出的支撑阳新高质量发展的38条,借鉴了武汉乃至周边县市的先进科创经验。”阳新县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说,他们梳理了相关部门的科技政策,分门别类。

“长”为建立科创长效工作机制。以完善创新科创政策体系为重点,进一步重塑科创体制机制。长效工作机制还包括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实行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创新促进委员会双主任的高位推进工作办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平台培育机制、完善项目申报管理机制。

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机制上,阳新县科技部门实行推荐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的阶梯培育办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建设。

2022年,该县组织2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91家,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三维空间”之宽

“宽”为拓宽科创工作路径。阳新计划建设科创中心,打造综合科创服务平台。科创中心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开工建设,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近15亩。

“这个科创中心将涵盖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级孵化器和科技金融、科技管理服务等。”阳新县科技局副局长郭建新介绍说,未来,科创中心还将开展各类科创培训和“科创论坛”,让企业与高校“结对联姻”,发挥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经牵手湖北师范大学,计划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

去年9月份,阳新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特色产业基地入选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名单,增加了1个“国字招牌”。该基地优势突出,聚焦高新技术企业40家及科技型中小企业291家,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正在打造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甾体激素药物中间体双烯醇酮醋酸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大环内酯类合成抗生素生产基地。

阳新今年计划打造电商产业园建设国家级众创空间、总部经济示范园建设市级孵化器、西商物流园建设省级孵化器、武汉武药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等10个重点科创平台。

此外,该县还着重在招财引智上下功夫,加强科技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引进“三区人才”,加强科技特派员建设。去年6月份,阳新召开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对选派的65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发放聘书。黄石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在军垦国家农科园挂牌,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在白沙镇挂牌。

“三维空间”之高

“高”为提高科创服务质量。为了让科技成果转化富有成效,阳新科技部门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将科创政策传入企业、厂房。2022年,阳新县科技局联合多部门启动科技活动周宣传,相关单位及企业近300人参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用品1000余份。

去年3月23日,阳新县在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举办了“阳新科技合作基地”揭牌暨阳新企业入园签约仪式,7家企业签约入驻,入驻企业总数达到11家。同时,该县积极对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推进企业高校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全县新增产学研合作企业30家,解决技术难题26项,已登记技术合同326项,共计9.87亿元。

该县强化政策兑现,真金白银支持科创。针对2020—2021年度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审核、落实,阳新县科技局和相关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方面主体进行对标奖励,共发放奖励资金1421.24万元,相较2019年度发放的571.52万元有显著提升。

“阳新要奋进百强,必须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走科技创新强县之路。明年阳新迎来省级创新型县考核验收,我们着力在政策供给、平台建设、人才支持、高校合作等方面引导企业用好市场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阳新县委书记万鼎表示,阳新将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机制,为打造“创新活力之县”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