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评 >

快播:【乡村振兴】防城区:做优红米产业链 铺就乡村振兴新“稻”路

2023-04-28 10:59:42 来源:防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办公室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防城区以推进“联建联治联产”党建示范带建设为抓手,以握紧“粮袋子”充实“钱袋子”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改造撂荒盐碱地发展农业产业,在科技兴农、科技惠农上不断探索,在市内首次成功种植海水稻,打造“以种植为基础、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引擎、富民为根本”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示范区,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逆袭式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滨海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茅岭镇岽军村海水稻种养基地。

积极改造,盐碱地变身丰收田

防城区积极改造并利用盐碱地,率先在茅岭镇岽军村创新发展海水稻产业,将昔日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变废为宝”,成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一是攻坚核心技术,促进成果转化。为激活盐碱地发展潜能,大力发展海水稻种植产业,岽军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到区内外海水稻种植基地考察,引进优质海水稻。在相关部门及“海水稻之父”陈日胜专家指导下,2019年试种40亩海水稻首获成功,当年就为岽军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经过不断攻坚核心技术,海水稻亩产量节节攀高。2020年11月,对收割的海水稻实地测产,海水稻平均亩产湿谷达934.76斤,比普通水稻增产300多斤,每亩产值2330元,扣除种苗、肥料和人工等成本,每亩纯收入达1300多元。2021年,岽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7万元,创历史性新高,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为此,作为领头雁的岽军村党支部先后获评“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二是拓宽“藏粮于地”,提升“藏粮于技”。防城区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进一步拓宽“藏粮于地”的空间,提升“藏粮于技”的储备能力,强化种粮科技支撑,重拳治理耕地撂荒现象,狠抓盐碱地复种,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高效起用原抛荒的土地,持续打出“组合拳”,推行“村集体(或业主、种植能手)+农户”的流转模式,全面发动村民“管好自家田、种好自家地”。落实国家各项粮食惠农政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通过以点带面,实现科技助农,促进农业“科技+”融合,不断提升海水稻产能。目前,推动以海水稻为主的盐碱地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至1000多亩。
▲茅岭镇岽军村海水稻种养基地。

提质增效,让“红”色产业进行“稻”底

防城区坚持“品牌引领、产品发声、市场驱动、产业共荣”理念,持续将发展海水稻产业落脚到惠民生上,大力推进海红米特色产业,建立“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示范带动,赋能“红”色添动力。以发展为“纲”,党建为“领”,立足优势,充分发挥“海水稻+”效应,加快建设以岽军村为核心“茅岭海红米”海水稻种植产业园区,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积极推行“党建+”模式,激活红色引擎,在茅岭镇全面铺开种植海水稻,发挥致富能人的带头作用,实现从“村民协同”到“村村抱团”,整合资源打造高标准海水稻种植基地,打响“茅岭海红米”品牌。二是深挖资源,延长“红”色产业链。深挖海红米的价值,盘活中央扶持资金80余万元在岽军村建立茅岭镇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开发海红米粉、海红米糊、海红米螺蛳粉等多种深加工产品,形成“种植—加工一销售”一体化转变。借助“线上平台+线下”销售模式,持续推动消费扶贫,扩大海红米的销售途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种植、运输、分拣、分级、加工、包装、销售、服务一条龙“红”色产业链,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茅岭镇岽军村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创新发展,让现代农业华丽蝶变

防城区通过大力开展一产循环种养、二产加工销售、三产文化旅游,推动海水稻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一是循环发展,实现综合效益最优化。积极探索,率先在防城港市发展禾虫养殖产业,通过发展“海水稻+鲈鱼+禾虫”等养殖模式,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绿色良性循环,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还能增加鲈鱼、禾虫销售两项收入,实现“一水多用、一地多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擦亮绿色发展新名片。二是融合发展,构建“海水稻+”产业化生态圈。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强化基础,壮大产业”’基本思路,积极围绕旅游、体验、文化、产业、生态等要素持续融合发展。结合乡村特色产业资源,发展新型农旅综合体,推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鲈鱼加工基地。以滨海田园风光为基础,打造提升“两高”沿线风貌,发展全域特色乡村旅游路线,建设农业休闲、文旅体验、特色餐饮等三产融合的产业化生态圈,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华丽蝶变”。

关键词: